20101012

>理解遲緩兒需要 讓她們慢慢說



【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】「你喜歡吃雞肉,那你喜歡吃骨頭嗎?」今年即將進入小學的男童文瀚,因為母親懷的是三胞胎,又早產,他和哥哥一出生就患有腦性麻痺症。透過心路兒童發展中心接受早期療育,他原本只能勉強說出單字,發展到目前已經能夠扮演小記者,念出完整的問題。

心路基金會12日舉辦成果發表會,由腦麻患者文瀚擔任小記者、4名發展遲緩兒現場帶來一段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「三隻小豬」,展現透過多元溝通學習策略,進而引導出表達能力提升的成果。

▲心路基金會12日舉辦「聽!發展遲緩兒說故事」記者會,讓患發展遲緩等先天性疾病的學童以海報、紙卡說出三隻小豬的故事。 (圖文/郭晉瑋)

別錯過早期療育時機心路基金會服務總督導林麗英表示,學齡前孩童有相當比例會發生語言發展遲緩、構音不清及說話不流利的情況,由於兒童語言發展遲緩問題不易發現,台灣家長過去又經常抱持「大隻雞慢啼」的心態,一不小心,孩子就錯過早期療育的最佳時機。

林麗英指出,許多研究發現孩子至少要到6、7歲,才能發展出成熟的語言溝通能力,先天的生理因素和後天環境都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發展。一般孩子如果沒有其他外顯性的發展遲緩問題,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語言能力落後同齡孩童時,孩子幾乎都已超過3足歲。

急就章無用 先加強認知林麗英表示,許多家長因為心急,期待透過短短幾次的語言治療,就讓不開口的孩子說話,但其實語言發展成因相當複雜,她建議家長與其執著於要孩子開口,不如先從提升孩子的學習和認知能力開始,慢慢發展出孩子多元溝通的能力。

在心路基金會特教老師的帶領下,患有多重障礙、自閉症、發展遲緩等先天性疾病的學童紀吟、稟翰、小閣及志軒,活潑地搶著麥克風,搭配海報、紙卡說出3隻小豬的故事,天真無邪的表現,讓現場觀眾笑聲連連。

心路基金會特教老師張庭榕表示,學生們來到心路後,老師會和家長開會了解狀況,依照學生年齡和學習能力訂定目標。張庭榕表示,除了透過生活情境融入語言治療外,更重要的是改變家長認為孩子「開口說」就等於「會說話」觀念。

肢體語言一樣重要張庭榕表示,語言是人與人溝通方式之一,某些無法開口說話的孩子,如果能夠透過肢體表情傳遞訊息,遠比在不正確的場合亂說話,或只會咿咿呀呀,發出不帶有任何意義的話語來得好。

她以吃飯情境課程為例,扮演家長的老師們會詢問孩子肚子餓了該怎麼辦?引導只會說出單詞的孩子講出完整句子、不會說話的孩子則使用紙卡,或是摸摸肚子表達想吃東西的意願。

張庭榕表示,針對發展遲緩的孩童,如果只是過度強調語言能力,反倒會讓其他感官能力退步。帶領學童說故事時,張庭榕選擇不讓孩子只有用口說,還得手腳並用,搭配故事情節,替豬大哥、豬二哥和豬小弟分別蓋出茅草屋、小木屋及石板屋,訓練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的感官反應。林麗英表示,情境課程可藉由生活互動,搭配溝通圖卡、溝通筆、觸控式電腦等輔具,幫助語言發展困難的孩子完整表達情意,提升溝通能力。



文章出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813/131/2b05r.html教育是我們的責任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